Monday, December 27, 2010

青春慈悲 幸福智慧

Branica Hosting

【證嚴上人12月26日志工早會開示】
一年一度的全球慈青日研習,25日起在花蓮靜思堂正式展開並於26日圓緣,今日志工早會上證嚴上人看到來自全球各地的慈青菩薩,叮嚀著說,慈青的使命即是佛心師志行菩薩道。

「在慈濟裡不只是學佛,在學佛中還要把佛心貼上自己的心,所以是佛心;還要身體力行在人群中,所以是師志,行菩薩道就是慈青的使命。」

親身力行佛真理   崩壞世間有使命
上人說,「慈青社已經十八年了,最近這幾年受證的時候,常常聽到年輕菩薩們來到我面前跟我說『上人您的孩子回來了』,聽到這一句話我就知道,是我的慈青長大了,出社會了、成家了,而且也回歸慈誠委員的系統,所以他們來受證,都是說孩子回來了,多貼心啊!」

上人欣慰慈青能從學校畢業後,持續投入志業,也能以學長會的方式持續帶動學弟妹們,讓慈濟精神能代代傳承、棒棒接力。特別是在科學昌明的現代社會,全球氣候四大不調,澳洲夏日降雪、歐洲大雪陸空交通受困,現代人的使命不再只是守護人倫道德,還要能夠保護地球、節能減碳。

娑婆世界現危機   非素不可正思惟 
上圖: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慈青社, 積極學習料理手藝在校內推廣素食。(攝影者:幸新恬,地點:696 Marset St., Chula Vista, CA 91911,日期:2010/11/14)下圖:新加坡慈青在社區環保點裡投入,慈青楊家興分享自己為何堅持做環保。(攝影者:張佑平,地點:新加坡靜思堂,日期:2010/11/07)
為了推動環保與素食的概念,自去年(2009)起,全球慈青推動「百萬青年百萬素」運動,一年來於各地也受到熱烈的響應,而回想起慈青推動素食,來自於上人輕輕地一句話。

「去年的這個時候,慈青日的圓緣我去參加,為他們祝福,結束的時候,我要出來,他們同聲呼喚,『敬請師公保重身體,常住世間』我聽到就輕輕回過頭,說一句話『要我身體健康常住世間,就是要你們素食』。我貼心的慈青,就這樣開始推動,這樣輕輕的一句話,他們聽入心坎裡去!」

上人開示,「現在的地球、現在的氣候,這樣危機重重都是因為眾生共業,他們聽進去了,他們深信正法,佛法是生活正確的方向,是非常科學、非常哲學,也是生理學、也是心理學。慈青有智慧,信受奉行,開始發心立願以行動表達出來,落實在生活。」

體悟真法得歡喜   傳承人間善知識
全球各地慈青為了推動素食上街推廣,透過活動、音樂會、講座、行動劇……等等方式,上人讚歎這是智慧與慈悲的新時代青年。而上人也深深期許教育志業體,也能帶動學生茹素護生愛地球。

「人間的青年菩薩很令人感動,也讓我感覺到地球還有希望,期待我們慈濟中學的孩子,看看慈青有這樣的純真、熱愛地球,愛護自己的生命與身體健康,希望就讀我們的慈中的孩子們,老師多輔導,讓我們的孩子是未來的棟樑、主人翁。」

Monday, December 13, 2010

人生順位應重排

人生順位應重排
有次紐西蘭官方派了個考察團來台,因為他們的國民平均所得和台灣差不多,但我們一直在成長,紐西蘭卻不。 
 
 「一天我和其中一位代表聊天,他說他們終於找到原因了。」一位廣告公司CEO憶起往事,苦笑道:「因為他們發現,台灣人為了追求成長,為了金錢,可以犧牲生活品質,犧牲健康;而紐西蘭他們要生活品質,為了健康,寧可犧牲金錢,所以他們不成長。」聽到紐西蘭代表如此評論,他當場無辭以對。 
 
 人生順位 
 
 這位主管四年多前罹患血癌。生病前,他白天在公司,晚上在報社工作,週末還要到補習班、大學授課。一天很少睡超過三小時。他追求的人生順位:第一是成功,第二是金錢,第三才是家庭。至於健康則根本不列入考慮,因為他自認體健如牛,很自豪大學時還曾是籃球校隊成員。生死關頭,躺在床上接受化療時,他腦子裡忙碌思索:孩子還小、太太守寡可能不易再嫁,怎麼辦?怎麼辦?他領悟,人生順位應重排,家庭與健康才是首要 
 
 癌症與壓力一定有關係 
 
 基於切身之痛,他在病情穩定後,常去醫院當義工,與血癌病友協談。他發現,問到每個病人「你是否壓力很大?」或「是否工作很忙?」時,幾乎每個人都點頭說:「是啊。」 「我現在愈來愈相信,癌症與壓力一定有關係。」他說。 
 
 加班反而是常態? 
 
 想想,你是否也是紐西蘭代表口中的一員,生活也如同這位主管,整日繞著工作打轉?甚至心中因此感到滿足?每天準時下班是否成為遙遠的記憶,加班反而是常態?肩頸酸痛、胃痛、背痛……是否成為你和同事彼此熟悉的「共同語言」? 
 
 更且辦公室裡傳出某主管、某同事身體有恙的頻率,好像也愈來愈高?病痛成為共同的語言?工作固然可讓人發揮才能,累積財富,但過度工作卻讓人失去健康,代價沉重。 
 
 施振榮,唯一沒有做到的是減少工作 
 
 宏基施振榮雖已有兩次心臟病發的經驗,但對工作的熱誠與責任感,還是讓他在幾個月前第三度住院。為施振榮看病的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說,施振榮是位很有毅力的企業家,對醫生的指示,施振榮都能做到,「唯一沒有做到的是(減少)工作,他給自己太多壓力了。」心臟病首次發作後,施振榮曾試圖遵醫囑每天去運動,但礙於工作實在太繁忙,很難做到。他也曾打算三年後退休,但面對網際網路與電腦時代快速發展、競爭激烈,只得延至五年後再做打算。 
 
 高血壓患者,其中,有三分之二的病人屬於找不出確切原因的「本態性高血壓」,他們即使不抽菸、不喝酒,血壓仍高。醫生懷疑,年輕高血壓患者得病的可能原因除遺傳體質之外,工作壓力等環境壓力應是點燃引線的那把火。台北榮總心臟科醫師陳肇文更進一步指出,這群年輕高血壓病人,大部份是上班族。 
 
 他們的生活型態普遍有個特色是:上班日,血壓偏高;假日時,血壓則降下來。「兩個人中就有一人,有這種假日與上班日血壓不同反應的差別」陳肇文說。另外,三百例病人中 ,約三分之二的人,在平常與門診中所量得的血壓較高。但住院時,因處於休息狀態,血壓反而會降下來,且約有20%的住院病人,血壓幾乎回復正常。 
 
 愈有壓力愈容易感冒 
 
 台大內科部醫師張天鈞指出,面臨壓力時,身體所分泌的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會減少免疫系統淋巴球的數量,而使人的抵抗力減弱。美國心理學家柯恩(Sheldon Cohen)等人的研究顯示,愈覺得有壓力的人,接觸呼吸道的病毒時,愈容易受到感染而得感冒。他在1998年重做實驗,結果更指出,處於長期精神壓力下(如:持續的與同事或家人發生衝突....),生病的機率會增加三五倍。 
 
 而免疫力一低,等於身體內部的防衛軍力不足,生病的機率便會增多。小至感冒,大至癌症,都有可能。 
 
 壓力如雪球愈滾愈大除了生理層面外,過多的工作壓力,其實對心理也是個沈重的負擔。On the other point,平常無論如何,為了健康,隨時隨地一定都要存有輕鬆的心情。 

  
給我最關心的朋友們,請不要吝於轉寄您的朋友們!


貧窮和富有就是一場病的距離
   一個34歲的成功女創業者,年輕、漂亮,有一個深愛她的丈夫,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兒子。
  可謂是家庭溫馨和諧,事業順利有成。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事業蒸蒸日上,生活甜甜美美的生命之花,卻因為胃癌而過早凋謝了。
人們在深深為她惋惜的同時,也引發了深深得思考——事業與健康。
她就是美食界才女、知名雜誌編輯部主任、資深美食編輯、美食家——原曉娟。  
2006 77日,奔波於美食之路的原曉娟被醫院確診為胃癌三期,
這個無情的診斷對溫馨的家庭無疑晴天霹靂,對如日中天的事業更是一個急剎車!
一個美食家,吃遍天下美食,可萬萬沒想到自己竟然身患胃癌。
醫生為了確定病因,問她可有家族癌症史?
 她翻遍三代也沒有在家族內找到一個身患癌症的。
在她與醫生的交談中,她找到了自己身患 癌症的原因——她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曾經幸福而溫馨的家庭,卻因為「突如其來」 的疾病而變得支離破碎!
原曉娟曾自豪地把自己的胃叫做「鐵胃」。
然而,這看似堅強的「鐵胃」裡卻埋藏著很多可怕的隱患:
首先,這個美食裡少不了煎炒烹炸,這些經過長時間烹調的食物裡含有很多的致癌物質,
而這個宴通常又會持續三四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
這麼多的食物滯留在胃裡,會有更多的致癌物侵害胃黏膜。  
而更重要的是,娟子是一邊吃,一邊在思考這個美食文章怎麼寫,這其實對於胃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因為我們的大腦重量大約占人體的四十分之一,但是它的耗氧量卻幾乎是身體的四分之一。
那麼邊吃邊動腦子就會使血液更多地流向大腦,
那長期如此的話,胃就會出現供血不足,這樣是很傷胃的。
所以俗話說 「食不言,寢不語 」,其實是有科學道理的。
第三就是,飽餐以後的第二天,娟子又會吃很少很少的東西,
她以為這樣胃就能夠得到休息,其實恰恰相反,
我們的胃消化的時候要分泌胃酸,胃酸分泌是定時的,
胃空的時候,會照樣分泌胃酸,這就會對胃本身造成傷害,
胃得不到休息就不能夠自我修復,
這不符合保胃養胃的黃金法則那就是「飲食有節」。
擁有「鐵胃」的人們,因為胃從來都不鬧毛病,
就往往會更加忽視自己利用胃的方法,所以健康隱患就更大。
據一項統計資料顯示,在胃癌患者當中飲食不規律,特別是晚餐不規律的人佔到了38%
其中相當多都是像娟子這樣的「鐵胃女士」,「鐵胃先生」。
而經過了幾年超負荷運轉後,2006年,原曉娟的「鐵胃」出現了不適的症狀。
躺在病床上的原曉娟在用自己的心體會著生命與健康的意義!
昔日曾經是美食界叱詫風雲的原曉娟不得不面對現實,
 713日起,她開始在新浪的自己花花世界博客寫「病床日記」專輯,
通過她的博客來記錄自己與病魔鬥爭的心理經歷。
200611 月的「2006國際博客大獎賽」的結果在德國揭曉,
她記錄病中生活的博客「花花世界」獲得「最佳中文博客」,
原曉娟獲知得獎的消息後在博客中表示,
「能否得獎對我變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夠活著、
能夠繼續寫下去,重要的是大家能夠繼續分享我的快樂!」
在病魔面前,她有痛苦和不安,但是自信、熱情和快樂讓她展現了一個女人面對死亡的樂觀與堅強。
一個無論何時都活色生香的女人,也像她在博客中寫的:
「我本來想停下Blog,但每天來看大家的留言,我改變了決定。
我想在身體容許的情況下,
寫下我的『病床日記』, 包括我的眼淚、我的不眠、我的痛苦、我的反思、我對生命與健康的渴望。」
她的願望是美好的,實在的,卻依然阻擋不住她體內無情的癌細胞快速擴展的步伐。
她本想留下自己一點點兒的胃,可現實情況卻沒有滿足她的願望。
因為癌細胞繁殖很快,許多淋巴結感染,最終醫生把她的胃全部切除,
用她的腸子代做了一個「胃」。
這樣一個美食家,卻必須像嬰兒一樣再開始學著吃飯,
讓自己的新「胃」適應。她戲稱自己是一個「無畏(胃)美食家」。
曾經自稱「鐵胃」的原曉娟只有到現在才能真正地靜靜地躺在這裡體會本該屬於生命的綠色!
2007年春節前的復查中,一切都顯示她的胃癌正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但意想不到的是癌細胞再次捲土重來,而且比第一次還要猛烈。
她的身體越來越虛弱,而且腹部劇烈疼痛。
用她丈夫的話說:她看起來越來越像個病人。
當她進行第二次手術的時候,醫生看到的是腸子上、卵巢上滿是癌細胞腫瘤,
也可以說,癌細胞充滿了她的整個腹腔。
手術結束後,她抱著她的丈夫不停地哭泣,
這哭泣中包含著多少心酸,多少無奈,多少惆悵,多少幽怨,
多少後悔……
她的丈夫兩眼含淚地說:失去了她,事業、財富都已經變得沒有了意義。
她意味深長地說:
在現代快節奏、大壓力的生活中,有多少人忘記了自己最大的財富——健康和生命,
希望我的例子能給大家以警醒!
醫生用了最新的技術,盡了最大的努力,丈夫賣掉了一處房子,
原曉娟做了最積極的應對,這些還是沒有挽留住她的生命。
原曉娟在博客中這樣感慨:貧窮和富有就是一場病的距離。
在我們追逐富有的時候,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最大的財富就是健康和生命呢?
 中國每年至少 30 萬人被胃癌奪去生命,但有多少人能反思一下我們的生活方式與胃癌的關係呢?
原曉娟雖然走了,
她的「病床日記」依然在流傳,原曉娟不僅用自己「病床日記」呈現了對生命的渴望和執著,
更用自己的生命給我們帶來對健康的反思和警醒。
不知道從這個故事中,您有沒有或多或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呢?
在贏了事業的同時,我們千萬別輸了自己的健康。生命之樹的長青需要我們用心去呵護!